很多人買電動車只認特斯拉,,因為他有先發(fā)優(yōu)勢,,又是電動車的引領者,,品牌效應樹立的非常牢固,。
不過其實現(xiàn)在,很多新的國產(chǎn)電動車也做得都非常好,,比如這臺小鵬G9,。
今天我們就不妨不吹不黑的來一個全方位對比。
點擊觀看對比視頻
▼
視頻正在加載中...
續(xù)航和能耗
首先兩臺車最大的區(qū)別就是小鵬G9采用800V高壓平臺,,特斯拉Model Y是400V,,兩者最大的區(qū)別就體現(xiàn)在續(xù)航和充電速度上。
經(jīng)過我們實測,,在北京冬天0度左右,車上都開著暖風的情況下,,小鵬G9 能跑450到500公里,,而Model Y能跑350到400公里左右,整體續(xù)航能力G9勝出,。
同時我們也測試了兩臺車在城市和高速兩個場景下的能耗表現(xiàn),。首先城市通勤場景,路況包括環(huán)路,,城區(qū)擁堵等等,,車輛駕駛模式標準,動能回收最低,,暖風24度,,自動風量,盡量模擬日常駕駛的狀態(tài),。
最終Model Y的成績是百公里20度電,,小鵬G9是百公里19.2度。這一回合更大,、更重小鵬G9能勝出,,主要得益于800V高壓平臺+碳化硅電機模塊,相當于用新技術(shù)克服了車重帶來的劣勢,,從而把能耗降下來了,。
而特斯拉的優(yōu)勢則體現(xiàn)在高速能耗表現(xiàn)上。我們讓兩臺車頂著120的限速開了100公里,最終兩臺車的能耗表現(xiàn)是小鵬G9百公里22.7度,,Model Y百公里20.2度,。
Model Y雖然是400V平臺,但同樣采用了碳化硅的電機模塊,,加上更輕的車身以及更低的風阻系數(shù),,甚至跑出了與城市幾乎相同的能耗表現(xiàn)。
但是有一個點要吐槽一下,,Model Y的動能回收即使調(diào)到最低拖拽感依然明顯,,雖然帶來了更好的能耗,但對于車里的乘客就不太友好了,。
充電速度
其次就是對充電速度的影響,,我們測試了兩臺車在30%左右電量,不同充電樁的充電速度,。
首先小鵬和特斯拉自己的品牌超充樁,,兩臺車分別充電10分鐘,最終Model Y10分鐘充了110公里,,最大充電功率132KW,。
而小鵬G9,10分鐘充了200多公里,,最大充電功率達到了260多KW,,不得不說小鵬的充電速度真的是肉眼可見的快。
其次我們還測試了高速服務區(qū)的國家電網(wǎng)充電樁,,兩臺車在同一個充電樁,,同樣充10分鐘,特斯拉Model Y充了70多公里,,最大功率80KW左右,。
而小鵬G9充了113公里,最大功率更是達到了160kW,。不管是在自家超充還是在普通快充樁,,充電速度都比Model Y要快,這就是800V高壓平臺帶來了充電速度的優(yōu)勢,。
駕駛感受
駕駛感受方面,兩個車的風格差異非常明顯,。小鵬G9的舒適性更強,,有那種中大型SUV該有的氣定神閑的感覺,非常均衡,。
我們這臺長續(xù)航版零百加速是6.4秒,,在電車里不算很快,但日常加速超車綽綽有余,而且由于隔音很好,,再加上電車本來就安靜,,所以很容易超速,開起來一定要注意,。
底盤非常好評,,柔而不軟,濾振表現(xiàn)舒服有質(zhì)感,,過彎也不怎么忽悠,。雖然我們這臺車沒選裝雙腔空懸,但整體也達到了空懸7,、8成的水平,。
Model Y是駕駛者之車,動力和操控很好,。我們這個長續(xù)航四驅(qū)版零百5秒,,地板電的那一下很過癮。而且轉(zhuǎn)向相當精準,,指哪兒打哪兒,。
底盤緊致,過彎并線非常利索,。開著它甚至有種我10多年前第一次開寶馬3系的感覺,。
但從舒適性角度出發(fā),Model Y就非常非常一般了,。比如方向盤很沉,,即便在最輕的狀態(tài)下,也比大部分車要更重,。比如經(jīng)過不太平整的路面的時候,,真的是可以把人顛起來。包括前面提到的動能回收問題,,如果開車的控制不好腳法,,那么坐車的真的會非常難受。
智能化
我們先來看特斯拉Model Y,,它的車機流暢度不錯,,邏輯比較簡單清晰,也有網(wǎng)易云,、QQ音樂等應用,。
不過它的問題在于,導航不太好用,。導航路線的語音提示總是慢一拍,,岔路口沒有具體的引導線等等,,很多時候都會莫名其妙走錯路。而且界面優(yōu)化也不太好,,比如這種,,遇到比較長的地址,就會顯示不全,。
語音方面,,要用方向盤按鍵喚醒,也不支持連續(xù)指令,。整體來說,,特斯拉的車機能滿足基本功能,但導航這事兒,,還是得靠手機支架,。
再看小鵬G9的車機,基本就可以擺脫手機了,。流暢度這些最最基礎的就不說了:
來看最常用的,,導航方面,和手機導航?jīng)]有太大區(qū)別,,也能和手機高德賬戶互通,,還支持手機聯(lián)動,把手機app上的位置直接發(fā)到車機上,。
娛樂方面,,網(wǎng)易云、QQ音樂,、B站等等,,也都是和手機賬號互通的。包括副駕娛樂屏,,實際感受也不錯,。另外, G9的語音能力很強,。
不禁感嘆一句,,特斯拉作為車內(nèi)大屏的開創(chuàng)者,也有著很強的軟件能力,,但車機便利性這塊兒做的確實不夠好,,已經(jīng)被我們國產(chǎn)車拉開差距了,還挺遺憾的,。大家覺得是啥原因呢,?評論區(qū)里聊聊。
智能駕駛
智能駕駛部分,,說到特斯拉有點兒尷尬,,在技術(shù)層面它是非常領先的,網(wǎng)上看到很多美國特斯拉的視頻,,都相當厲害,。
但另一方面,在國內(nèi)的車型上,,只標配最基本的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,,而且體驗比較一般,在擁堵跟車的時候,,剎車經(jīng)常在最后那一下才重剎,,有些生硬。
如果想要高速領航輔助,,需要額外3萬2的選裝費用,。想要更高級的FSD,費用則是6萬4,,但選了之后,,啥時候能用上,還是個未知數(shù),。
小鵬G9則標配了高速NGP,,高速領航輔助,能在全國的高速和高架路上使用,。而MAX版車型還有城區(qū)NGP,,目前已經(jīng)在243個城市開通。
比如,,它能在北京晚高峰的國貿(mào)橋下,,很擬人的去繞行公交車;也能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,,在斑馬線前面禮讓行人,,包括在機非混行的路口,實現(xiàn)自動右轉(zhuǎn),。
當然,,它開的肯定還沒有人類司機好,個別情況還會比較猶豫,。但在沒有高精地圖的情況下,,純靠感知和算法做到這個程度,還是相當出色的,。
再來看環(huán)路和高架路段,,G9的表現(xiàn)就更加順暢了。首先是自主變道,,非常冷靜果斷,。進出匝道,,無論是作為進攻方、還是防守方,,整體的判斷都非常合理,。
如果挑毛病的話,依然是在面對復雜路況博弈的時候,,有點兒保守,。但也能理解,安全第一,,寧可慢一點,,也不能魯莽。
車內(nèi)舒適性&空間
小鵬G9作為30萬元級的中大型SUV,,整體的做工用料,、質(zhì)感,都是比較符合定位的,。
空間方面,,我身高180cm,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是這樣的表現(xiàn),。比起尺寸小一號的 Model Y,,它大一些是應該的,大家看對比畫面感受一下,。
比較重要的是,,小鵬G9的后排坐姿舒適性要好很多,座椅更舒服,,更厚實,,坐墊對大腿的承托更好,側(cè)后方這里也是柔軟的皮質(zhì)包裹,,而且靠背是電動調(diào)節(jié),,傾斜角度很大,后排還有座椅加熱,。
而Model Y這邊,,后排空間其實不算差,但坐姿就談不上舒服了,,包括座椅的舒適性,,以及車內(nèi)整體的做工用料、和配置都比較一般,,大家看視頻感受一下吧,。
Model Y的亮點在于裝載能力。作為中型SUV ,后備廂容積不輸中大型的小鵬G9,。甚至蓋板下方的下沉空間和前備箱的容積,,還要比小鵬G9大一些,。
從功能性方面講,小鵬G9就更加豐富了,,它的后備廂有掛鉤,、兩個照明燈、還有一個12V電源,,而Model Y就非常素了。
總結(jié)
經(jīng)過一番對比,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Model Y的操控功底還是非常不錯的,,不過由于車型的確有些老了,其他各層面和小鵬G9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