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智駕+智艙+生態(tài)是小米汽車的主要優(yōu)勢”,這是業(yè)內對小米汽車判斷,,也被小米汽車創(chuàng)始人雷軍親口承認,。有趣的是,臨近小米SU7上市,,“好開”反而成為了小米汽車的宣傳重點,。
3月27日,小米SU7上市的前一天,,雷軍在個人微博發(fā)布了5條有關小米SU7的推文,,其中,,一條是小米SU7上市倒計時預告,一條是回應網友小米汽車是否會和特斯拉,、保時捷比較,,剩下的三條則均關于小米SU7的“好開”。
甚至雷軍還為小米SU7留下幾句經典語錄,,包括“50萬以內最好開的轎車”,;,“車,,是用來開的”……
反其道而行,?小米造車接過傳統車企的衣缽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談好開,、談實用等,,大多出自傳統車企的宣發(fā)口徑,而造車新勢力則大多會提到一些智能科技以及對用戶需求的洞察,。出身手機行業(yè),,智能本該是小米汽車最好的談資。不過,,至少目前看來,,小米SU7宣傳側重點有一部分已經放在了傳統車企比較擅長的“機械素質”方面。
雷軍在其微博發(fā)布消息表示,,智能電動汽車,首先還得是一輛好開的車,。研發(fā)之初,,就設立了目標:要做50萬以內速度最快的量產車,要有50萬以內最好的主駕體驗,。經過不懈努力,,小米SU7不僅做到了2.78秒的極致零百能力,在底盤的開發(fā)調教方面,,也做到了讓工程師們感到驕傲的水準,。
結合小米汽車技術發(fā)布會以及后續(xù)小米汽車發(fā)布的內容來看,小米SU7在“好開”方面的確做足了功夫,。小米SU7的高配版本Max,,采用了雙電機四驅設計,最大功率673馬力,,峰值扭矩838N.m,,零百加速達2.78s,這也讓小米SU7成功超越Taycan Turbo,,進入2s超跑俱樂部,。
當然,,比較夸張的還是小米SU7的駕駛模式,據小米介紹,,小米SU7的加速,、轉向、懸架高低,、懸架阻尼,、前后驅分配、動能回收等都能調節(jié),,當所有參數組合起來可提供多達16.8億種駕駛模式,。而這或許也是小米SU7“好開”的關鍵原因之一。當然,,“16.8億種駕駛模式”未必會被消費者一一體驗到,,畢竟這個數字實在太大了。
需要提到的是,,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無比激烈,,尤其在智能化方面,已經進入了“逢車必有智能”的時代,,小米SU7反其道而行,,或許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更何況,,小米汽車并不缺少智能化能力,,而雷軍對智能也是很重視的。
智能仍是主要優(yōu)勢 發(fā)布會會有驚喜嗎,?
盡管目前來看,,小米造車對傳統車企擅長的“機械素質”重視程度很高,但并不影響小米汽車將智能作為主要競爭力,。雷軍此前曾在微博發(fā)文稱,,未來十年,將是智能化的十年,,智能化將成為這個時代的決勝點,。從已知信息來看,小米SU7智能駕駛,、座艙等方面的硬件表現能夠達到主流水平,。
智能駕駛方面,小米汽車的感知能力由1顆激光雷達,、11個高清攝像頭,、3個毫米波雷達,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共計27個感知硬件組成,,智能駕駛芯片則來自英偉達提供的兩顆DRIVE Orin X,,總算力達508TOPS,。與小鵬和騰勢的智駕方案算力相當,不過體驗如何,,還要看小米汽車后續(xù)發(fā)布的內容,,尤其是城市NOA功能的開放數量。
智能座艙方面,,小米SU7智能座艙的主要亮點是由16.1英寸中控生態(tài)屏,、56英寸超大HUD、翻轉式儀表屏,、后排兩個Pad拓展屏組成的五屏聯動交互系統,。硬件背后的核心中央大腦是來自高通驍龍的8295車規(guī)級座艙芯片。就芯片而言,,是當前智能電動汽車的主流選擇,,但小米SU7并非首發(fā)。
至于小米擅長的智能生態(tài)部分,,官方曾表示,,隨著SU7的上市,小米終于實現了「人車家」的生態(tài)閉環(huán),。但具體能做到什么,,或者說是否能實現商業(yè)閉環(huán)還有待驗證。值得關注的是,,小米SU7露面以來,,智能化方面的能力并未被過多提及,或許這也是3月28日發(fā)布會的驚喜之一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