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動知家消息,,7月17日,據(jù)36氪汽車報道,,截止今年7月初,,2024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收入達到100億元。對比往年,,華為車BU收入已翻倍增長,。對于相關報道,華為回應稱,,涉及財報信息,,建議以官方公布的權威信息為準。
華為年報顯示,,2022-2023年,,華為車BU的全年收入分別為21億、47億元,,華為車BU短短半年收入,,超過過去兩年總和。華為車BU收入大幅增長,,主要來源是賽力斯這個大客戶,。2024年上半年累計交付19.42萬輛車,其中,,華為與賽力斯合作車型問界交付量約19萬輛,,占比9成以上。
不過,,100億元收入對于當下的華為車BU而言,,仍不足以支撐其獨立運營。長安汽車此前發(fā)布公告,,宣布華為車BU將在今年9月前完成拆分,成為華為與長安的合資公司,。東風,、廣汽兩家車企亦有入股意愿。一位接近華為車BU的人士表示,東風與華為接觸許久,,成立合資公司的決心較大,。廣汽由于部分團隊與華為車BU團隊重合,目前仍在考慮合資公司成立后,,如何協(xié)調(diào)自研團隊與華為車BU團隊工作配合,。
車BU是華為于2019年正式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(yè)部。2021年5月,,華為消費者BG(現(xiàn)為終端BG)CEO余承東被任命為車BU首席執(zhí)行官,,下設智能駕駛、智能網(wǎng)聯(lián),、智能座艙,、智能車載光、智能車控,、智能電動,、智能車云等多個不同的業(yè)務板塊。目前余承東擔任華為車BU董事長,。
華為車BU主要有三種商業(yè)模式:
第一種是標準的零部件模式,,即為車企提供標準化部件,如電機,、電控等,。
第二種是華為HI模式,主要是與車廠深度合作,,進行技術迭代,,在智能駕駛、智能座艙等方面不斷升級用戶體驗,。
第三種則是智選車(鴻蒙智行)模式,,也是目前最受各界關注的模式,即華為不僅可以為車企提供全棧的解決方案,,還包括軟件運營,,以及華為終端業(yè)務近十年來TO C轉(zhuǎn)型所積累的品牌、渠道,、零售,、營銷經(jīng)驗。這一模式下,,目前華為合作方有賽力斯,、奇瑞、北汽,、江淮四家汽車公司,,雙方合作品牌名分別為問界,、智界、享界,、尊界,。